复试个人简历该如何准备?
众所周知,复试一般是需要准备简历的。虽然目前分数还没出来,但是简历中的内容我们是有必要提前准备好的。不仅在考研复试面试中,在投递调剂邮件、联系导师邮件中,我们都需要一份优秀的简历来让老师一目了然的了解你的优点,那么简历都有哪些类型?该怎么写?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小编就来帮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这类简历是以时间顺序来列出个人的经历,包括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对于个人经历比较简单,没有什么专业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大学期间也没有获得什么奖励,参加什么比赛考试之类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比较简单的考生可以采取时序型简历。这类简历强调专业、技能、能力、特长,针对性比较强。对于本科期间获得过专业技能证书、参加过专业实践活动,发表过文章或有过作品等的考生,功能型简历能充分体现出考生的优势。这类简历适合标新立异的艺术类考生。可以在简历中附上自己的作品。但是一般的专业不建议采取创意型简历。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所在学校、就读专业、报考院校、报考专业、各科初试成绩及总成绩,通讯地址、联系电话;(3)学术成果:在校或工作期间发表过的论文、刊物等;(4)项目经历:在校内或者校外参与过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项目最终取得的成果或者获得的奖项;(5)社会实践:参加过的校外、校内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承担的任务;(6)获奖情况:在校内与校外获得的奖项与荣誉,奖项可以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从大到小依次展示;(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研究的主题与研究成果展示;(8)工作经历:你的工作经历,没有工作经验的可以写自己实习的经历;需要给各位小伙伴们提醒的是,在你的简历中不一定非要包括以上所有的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列出能体现自己优势和专业素质的内容。要知道面试的时候导师会针对简历上写的东西来做提问,所以你的简历不要乱写,务实一点,多说些靠谱的,导师都是博士出身,精明着呢。
往年小伙伴们在制作简历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简历不能很好地起到展示自身优势的作用。有的小伙伴的简历罗列了很多内容,把自己能想到的有关自己的内容全都写上去了。很多与你的专业没有关系,甚至与你的考研复试没有关系的内容也都列上去,这就是缺乏针对性。我们的简历是为了考研复试,是要呈现给导师的,所以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要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有的小伙伴的简历虽然能够展示出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基本情况和经历,但是每项内容都简单罗列,没有重点。这样的简历也是抓不住老师的眼球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就要做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对最能体现自己专业优势的内容做重点描述。另外,小伙伴们可以把文字整理成数据信息,这样更加直观,能够加强导师对你的专业素质能力的印象。对于此类问题,小伙伴们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完善、符合简历的基本规范即可。